拥有一颗“中国芯”

作者:严瑶(编辑:张渊源)
2017-10-17 13:43:19

马路上常常能看到五菱之光、五菱宏光、宝骏730和宝骏560等畅销汽车的身影,它们的“心脏”——发动机,就出自于一位架着眼镜的斯文工程师。

在上汽通用五菱这家全国汽车销量最大的企业里,48岁的动力总成总工程师杨晓与汽车机械打了20多年的交道。他先后承担了国家、广西、柳州等各级重大科技课题11项,主持专利申请共269件;今年,杨晓更是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,并成为了中国小排量车用发动机开发领域里的领军人。

心无旁骛潜心钻研

上午8点半,杨晓的“爱驹”——一辆勃艮第红色的宝骏560停在上汽通用五菱研发大楼前。身着白衬衣的他有着理工男的普遍特点:腼腆、不善言辞。然而,当谈起发动机,长得有点像“国产”版乔布斯的杨晓,便像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授课一般,滔滔不绝起来。

出生于教师家庭的杨晓,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。怀揣着这份梦想,他毅然选择了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,毕业后加入柳州微型汽车厂的研发队伍中,从一名普通的助理工程师,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教授级的高级工程师。

20多年来,无论头衔怎么变,科研永远是杨晓的重心。每当出现新技术、新方法,杨晓都尽全力去学习、掌握,并尝试把它运用到新机型中去,比如进排气开发、发动机性能仿真等CAE数值模拟软件的使用,他都是通过学习然后应用到前期分析中去。

有时遇到难题,杨晓会出去走一走、爬爬山。柳州大大小小的山,都留下过他的足迹。“登山是件很神奇的事,我一边爬一边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,有时怎么也想不通的地方,会突然灵光一闪,豁然开朗。”杨晓说,“任何科研上的灵感,都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。它只会青睐那些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并善于总结的人。”

在一次颁奖会上,当杨晓代表上汽通用五菱去领“中国好动力”奖时,他对媒体记者说,我其实是来看看其它发动机的。

这并不是一句客套话——每当其它车企推出一款新的先进的发动机时,杨晓都会认真地对比研究,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,并把它应用于实践。在长年累月的对技术研究中,练就了他异于常人的学习能力、信息收集能力,将“成熟技术再运用”的研发理念演绎到巅峰。

造老百姓喜欢的车

“用中国‘芯’制造国产车,造老百姓喜欢的车、用得起的车,一直是我们的初心。那么多年从未改变。”杨晓说。从五菱宏光到今天的宝骏730、宝骏560、宝骏510……上汽通用五菱一直接着“地气”走。

“有一年,我们去乡村试车的时候,老百姓看到我们就主动提意见说,如果车子后排能加长就好了。我当时挺好奇的,问老百姓为什么,对方回答还可以放两个箩筐,多装些货物。”回到单位后,杨晓和他的团队就着手对车进行了改进。

如今,五菱宏光的座椅采用了2+2+3布局,通过改变座椅的布置,用户可以自主营造出各种形式的载物空间。灵活且多变的内部结构成为它的一大亮点。今年7月11日,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工厂正式投产,下线的第一辆车便是改进版的五菱宏光S。

这些年里,杨晓带的徒弟有十多人,他们中有成为整车技术首席、动力集成应用首席、也有公司新一代青年成才工程师,更有掌握发动机CAE的核心团队9人。

在杨晓的徒弟叶年业看来,这位师傅可不简单。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的叶年业在2011年加入了杨晓的团队。他回忆说,公司刚开始做增压发动机时,办公室里几乎找不到杨晓,“试装样机、台架标定,他都带着工程师到现场,一边查看一边把他知道的知识传授给我们。有时候一进去就是一天。”对这些年轻的工程师而言,无疑是“一场生动的现场指导课”。在叶年业印象中,杨晓不仅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,生活上也不“偷懒”。“他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走1万步以上,每次看微信朋友圈的运动信息他都遥遥领先我们。干革命身体才是本钱啊。”

杨晓在工作和生活中传递出的“正能量”成为年轻人成长的动力,一些学成的技术骨干又继续向更多的新人分享知识和经验,并传承给更多的人。或许,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爱岗敬业、又热爱生活的人,才使得上汽通用五菱的车越卖越火,成为中国销量最高的车企。


还可以输入300 评论

相关评论(0)

相关推荐